標籤: 倫敦

  • 展覽回顧|No Passive Mingling

    展覽回顧|No Passive Mingling

    「藝術的作用不再是形成虛構或烏托邦式的現實,而是實際上成為現實的生活與行為指引。」—— 尼可拉·布希歐,《Relational Aesthetics

    在當代藝術領域中,相遇、對話與共同反思往往發生於轉瞬即逝的時刻。參觀展覽或美術館多被視為孤立且沉默的經驗,觀眾在安靜的環境中與作品對話,進行內省與思索。然而,藝術場域內真正豐富的交流往往集中於展覽開幕、私人預展或深夜活動中:在這些時刻,展場內的隱性或明文規則暫時鬆動,空間被談話聲、人潮與社交活動充盈,藝術與人之間的距離因互動而重新被定義。

    No Passive Mingling》延續並放大了這種社交性現象,試圖將展覽開幕的活力與交織轉化為日常。展覽場域因此不再僅是靜態觀看的場所,而是充滿動態社交與交流的社會實驗場。觀眾不再是被動的欣賞者,而是共創氛圍中的核心參與者——透過與藝術作品、其他觀眾以及策展人之間的互動,激發一系列新的感知與思辨。

    共同策展人之一的 Giada Holland。

    展覽的策展理念受到關係美學(Relational Aesthetics)的啟發。法國評論家兼策展人尼可拉.布希歐(Nicolas Bourriaud)提出,關係美學強調「藝術作為一種會面狀態」,並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及其社會環境視為創作與實踐的出發點。在這一展覽中,藝術不再僅是單向的視覺呈現,而是成為現實生活與社交行為的指引。透過策展策略的安排,觀眾彼此之間以及與作品的對話得以被最大化。

    這一理念也呼應了藝術家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ć)的觀點:「真正的藝術不是在展覽中看到的物品,而是在那一刻的體驗與參與。」展覽不再是靜態的展示,而是一場動態、持續發生的社會實驗,邀請觀眾透過實際參與體驗藝術的力量。

    No Passive Mingling》作為展覽同時回應了疫情後人們對於實體交流的渴望與虛擬溝通疲憊感的反思。我們意識到面對面互動的無可取代之處,並試圖透過策展策略重現那種「真實的社會場域」所帶來的共感經驗。藝術作品不僅回應了這一思維,也藉由探討開幕場域中的社會動態與文化權力結構,成為開啟對話的觸媒。

    藝術家們的創作透過積極的互動機制反映了展覽開幕中常見的社會動態——陌生人之間的交流、不同意見的交融,以及社會性參與的可能性。這些作品試圖模糊觀眾與策展人、藝術與社交之間的界線,讓每一位進入展場的參與者都成為共創經驗的一部分。

    在此展覽中,我們試圖實現布希歐所提出的「藝術成為現實生活與行為的指引」的理念,讓展覽不僅是一場觀看的活動,而是重塑社會連結的契機。透過積極的參與與對話,《No Passive Mingling》引導觀眾重新思考藝術的社會功能與人際交流的價值,在這場當代藝術的實驗中探索創作與合作的無限可能。

    策展人:Albby Hanxu Zhang, Giada Holland, Hee Jo Kang, Tai-Hsiang Huang, Sabina Eastman and Safiyah Abaalkhail

    藝術家:Sarah Duffy, Faissal El-Malak and Karl Liang

  • 展覽回顧|《Ephemeral Intimacy》莊智皓作品精選展

    展覽回顧|《Ephemeral Intimacy》莊智皓作品精選展

    展覽介紹

    此展覽以藝術家莊智皓的個人實踐為出發點,探討當代速食文化背景下愛與親密關係的流動與多樣樣貌。透過攝影、影像裝置與文字創作的結合,展現情感瞬間與其背後的深層敘事。

    展出的作品來自藝術家莊智皓,並由黃泰翔進行策劃。本展覽以跨媒材的形式呈現攝影、互動影像與文本裝置的多層次視覺體驗,邀請觀眾在詩意而沉浸的展覽氛圍中,重新審視當代權力關係的變動與情感的真實性。

    計畫介紹

    Ephemeral Intimacy》是一個以攝影為核心媒介的長期藝術計畫。本計畫透過影像為語言,揭示快速流動的情感如何形塑我們的身份、記憶與人際連結,並藉此引發觀者對於愛情、欲望與孤獨的哲學性思考。同時,作品試圖透過探討親密關係中的權力動態,挑戰既定的社會規範與文化霸權,並揭示情感流動如何成為對抗權力結構的一種實踐方式。

    然而,親密關係的意涵並非單一的全球敘事所能涵蓋。在西方主流視角中,個人化的情感自由與身份選擇常被視為親密關係的核心價值,但在東亞文化背景下,親密關係長期受到父權結構、異性戀霸權與集體價值的壓迫,這些動態在全球化的語境中更加複雜化。作為一位身處西方敘事體系中的外來者,藝術家莊智皓深刻感受到種族、文化與權力結構的多重壓力與不確定性,並將這些經驗融入創作之中。他的作品不僅檢視親密關係的多面性,更深入探索其作為反抗壓迫與文化霸權的可能性,並試圖回答以下問題:在全球化的權力秩序中,親密關係能否成為對抗西方霸權的文化實踐?個人情感的表達又如何在這些權力結構中開創新的可能性?

    藝術家莊智皓以交友軟體為切入點,聚焦速食文化中親密關係的瞬間性與脆弱性,並進一步探討在全球化進程中,親密關係如何被西方主導的敘事體系塑造與改寫。作為身處西方世界的外來者,藝術家以敏銳的觀察力和攝影技巧進入西方文化敘事的核心語境。在這個過程中,藝術家不僅記錄了速食文化下的親密瞬間,還將鏡頭轉向自我,探索作為「局外人」在全球化系統中的不確定性,並揭示身體、慾望與身份認同如何在西方主導的文化敘事與自身經驗中交織與重塑。

    藝術家莊智皓以個人視角切入,審視權力如何在西方價值觀的重疊與撕裂中展現出張力,並透過影像呈現個體在壓抑與自由之間的情感動態。影像中的每位人物、場景與瞬間,既是這種張力的記錄,也是對全球化過程中權力再分配的深刻解讀。運用外來者的視角,藝術家揭示西方親密敘事如何在當代社會中轉化為不對稱的權力關係。他將自身的不確定性與矛盾置於影像敘事之中,這種自我揭露成為對抗霸權的文化實踐,並對權力架構進行深刻反思。藝術家同時運用影像語言挑戰去脈絡化的親密模型,展示他如何在這一框架中進行權力對抗,並為邊緣聲音創造空間,從而為當代親密關係提供全新的解讀。

  • 展覽回顧|Metamorphosis:Morrow in the Works

    展覽回顧|Metamorphosis:Morrow in the Works

    藝術作品不再僅僅是對現狀的反映,而是一種能夠解構並重塑未來認知的工具。

    Metamorphosis: Morrow in the Works》是一個探索人類對變遷與進化永恆追求的展覽,其意涵深刻地揭示了生命形態蛻變的象徵,並以此為基礎對未來進行想像與預測。本展覽以藝術作品為隱喻,作為對社會、文化及個體轉變的深刻反思,並以「異質性」為核心,通過對當代社會狀況及其文化困境的多元探討,呈現出一個具有批判性與未來感的藝術場域。

    在本展覽中,我們進一步將「後人類」的概念引入討論反思,試圖描繪人類與其周遭世界、其他物種以及技術之間不斷模糊的界線。後人類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人類,而是一個充滿未來想像的概念,突破了物理、生物與認知的邊界,讓我們反思人類的進化是否已不再局限於自然界,而是進入了人工與虛擬的領域。在這一框架下,展覽所呈現的異質性不僅是文化與社會的碰撞,還是人類與非人類之間的對話與融合。後人類的主題從根本上質疑了傳統的人類中心主義,並引發了對科技與人類關係的深刻反思。

    Metamorphosis: Morrow in the Works》於倫敦 Lock Studios 展出。

    「異質性」作為本展的核心思想,強調了不同場域、立場及意識形態之間的對話與交匯,並反映了當代社會在全球化與文化碰撞中的矛盾與挑戰。透過跨領域的協作,本展覽不僅是藝術創作的展示,更是對現代社會結構、價值觀及身份認同的深度挖掘與再思考。藝術作品在這其中扮演了社會框架與主體認知的解構者,同時也是凝聚與激發對未來進行想像的催化劑。

    在展覽場域的構建上,我們將「流變的空間」作為呈現形式,藉由隱喻、虛構等策略,將當代社會的動態轉變與未來的模糊可能性具象化。這樣的表達方式不僅挑戰傳統的藝術形式,更開創出一種新的美學異托邦,透過再現辯證法創造出一個既反映現實又促使觀眾質疑當前社會狀態的視覺語言。在這個異托邦中,藝術不再僅僅是對現狀的反映,而是一種能夠解構並重塑觀眾對未來認知的工具。後人類的視角成為一種關鍵的透鏡,讓觀眾在進入這一流變的空間時,能夠質疑過去與未來、自然與人工之間的界線,並反思自己在這些轉變中的角色。

    本展覽的目的不在於回應特定的議題,而是通過作品促使觀眾對自身、對當下及未來進行更深層的反思。作品本身為觀眾提供了思考自我處境的契機,並藉此引發對未來可能性的提問。觀眾在與作品的互動中,不僅是被動的接受者,更是積極的參與者,藉此重新界定自我與世界的關係,並在此過程中促進個體的主體性與文化自覺。後人類的想像挑戰了我們傳統的自我認知,並強調了在全球體系中個體如何重新定位與科技、環境及其他非人類存在之間的關係。

    本展覽將以創作者自身的實踐與反思為起點,深入理解與串聯複數的語境,最終形成具有脈絡感的敘事觀。此過程不僅構建出一個多元的敘事網絡,還強調了「自身」作為認同的中心點,將文化的獨特性作為重要的關注點,並與當前全球化背景下的知識體系進行對話。在這樣的框架下,觀眾將被引領進入一個探索未來可能性與當代社會轉變的新視野,並在此視野中重新定位自我、理解世界,進而塑造出更為深刻的文化理解與未來構想。

    策展人:Tiffany Chia-Yu Tung、Ted Tai-Hsiang Huang

    藝術家:Jeremy Chuang 、 Joseph Huang 、Tiffany Tung 、 Nicole Lin 、Sally Hsiao 、Nayeon Han 、 Minghao Sun、Yee Chang

    Metamorphosis: Morrow in the Works》展覽照片精選。